我國現行燃料油標準及分類
發布:2014-09-29 閱讀:36756
一、品種特性
燃料油也叫重油、渣油,為黑褐色粘稠狀可燃液體,粘度適中,燃料性能好,發熱量大。用于鍋爐燃料,霧化性良好,燃料完全,積炭及灰少,腐蝕性小。閃點較高,存儲及使用較安全。
燃料油是原油煉制出的成品油中的一種,廣泛用于船舶鍋爐燃料、加熱爐燃料、冶金爐和其它工業爐燃料。燃料油主要由石油的裂化殘渣油和直餾殘渣油制成的,其特點是粘度大,含非烴化合物、膠質、瀝青質多。燃料油主要技術指標有粘度、含硫量、閃點、水、灰分、和機械雜質。
1、粘度:粘度是燃料油最重要的性能指標,是劃分燃料油等級的主要依據。它是對流動性阻抗能力的度量,它的大小表示燃料油的易流動性、易泵送性和易霧化性能的好壞。目前國內較常用的是40℃運動粘度(餾分型燃料油)和100℃運動粘度(殘渣型燃料油)。我國過去的燃料油行業標準用恩氏粘度(80℃、100℃)作為質量控制指標,用80℃運動粘度來劃分牌號。油品運動粘度是油品的動力粘度和密度的比值。運動粘度的單位是Stokes,即斯托克斯,簡稱斯。當流體的動力粘度為1泊,密度為1g/cm3時的動力粘度為1斯托克斯。CST是Centistockes的縮寫,意思是厘斯,即1斯托克斯的百分之一。
2、含硫量。燃料油中的硫含量過高會引起金屬設備腐蝕和環境污染。根據含硫量的高低,燃料油可以劃分為高硫、中硫和低硫燃料油。
3、閃點。是涉及使用安全的指標,閃點過低會帶來著火的隱患。
4、水分。水分的存在會影響燃料油的凝點,隨著含水量增加,燃料油的凝點逐漸上升。此外,水分還會影響燃料油機械的燃燒性能,可能會造成爐膛熄火、停爐等事故。
5、灰分。灰分是燃燒后剩余不能燃燒的部分,特別是催化裂化循環油和油漿摻入燃料油后,硅鋁催化劑粉末會使泵、閥磨損加速。另外,灰分還會覆蓋在鍋爐受熱面上,使傳熱性變壞。
6、機械雜質。機械雜質會堵塞過濾網,造成抽油泵磨損和噴油嘴堵塞,影響正常燃燒。
二、燃料油的分類
燃料油作為煉油工藝過程中的最后一種品種,產品質量控制有著較強的特殊性。最終燃料油產品形成受到原油品種、加工工藝、加工深度等許多因素的制約。根據不同的標準,燃料油可以進行一下分類:
1、根據出廠時是否形成商品,燃料油可以分為商品燃料油和自用燃料油。商品燃料油指在出廠環節形成商品的燃料油;自用燃料油指用于煉廠生產的原料或燃料而未在出廠環節形成商品的燃料油。
2、根據加工工藝流程,燃料油可以分為常壓重油、減壓重油、催化重油和混合重油。常壓重油指煉廠常壓裝置分餾出的重油;減壓重油指煉廠減壓裝置分餾出的重油;催化重油指煉廠催化、裂化裝置分餾出的重油(俗稱油漿);混合重油一般指減壓重油和催化重油的混合。
3、根據用途,燃料油可以分為船用燃料油和爐用燃料油(重油)及其它燃料油。
三、我國現行燃料油標準
為了與國際接軌,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與1996年參照國際上使用的燃料油標準:美國材料試驗協會(ASTM)標準ASTMD396-92燃料油標準,制定了我國的行業標準SH/T0356-1996。表1 SH/T0356-1996燃料油主要技術要求
項目
質量指標
1號
2號
4號輕
4號
5號輕
5號重
6號
7號
閃點(閉口),℃不低于
38
38
38
55
55
55
60
—
閃點(開口),℃不低于
—
—
—
—
—
—
—
130
餾程,℃
10%回收溫度,不高于
90%回收溫度,不低于
不高于
215
—
288
—
282
338
—
—
—
—
—
—
—
—
—
—
—
—
—
—
—
—
—
—
運動粘度,mm2/s
40℃ 不小于
不大于
100℃ 不小于
不大于
1.3
2.1
—
—
1.9
3.4
—
—
1.9
5.5
—
—
5.5
24.0
—
—
—
—
5.0
8.9
—
—
9.0
14.9
—
—
15.0
50.0
—
—
—
185
10%蒸余物殘余,%(v/v)
不大于
0.15
0.35
—
—
—
—
—
—
灰分,%(v/v)不大于
—
—
0.05
0.10
0.15
0.15
—
—
硫含量,%(v/v)不大于
0.5
0.5
—
—
—
—
—
—
銅片腐蝕(50℃,3h)級
不大于
3
3
—
—
—
—
—
—
密度(20℃),kg/am3
不小于
不大于
—
846
—
872
872
—
—
—
—
—
—
—
—
—
—
—
傾點,℃ 不高于
-18
-6
-6
-6
—
—
—
—
1號和2號是餾分燃料油,適用于家用或工業小型燃燒器上使用。4號輕和4號燃料油是重質餾分燃料油或是餾分燃料油與殘渣燃料油混合而成的燃料油。5號輕、5號重、6號和7號是粘度和餾程范圍遞增的殘渣燃料油,為了裝卸和正常霧化,在溫度低時一般都需要預熱。我國使用最多的是5號輕、5號重、6號和7號燃料油。
新標準中5號-7號燃料油粘度控制和分牌號是按100℃運動粘度來劃分的,國外進口的燃料油基本是按50℃運動粘度分類,它們是50℃運動粘度≥180mm2/s和50℃運動粘度≥380mm2/s兩大類。
四、燃料油的主要用途
我國燃料油消費的主要方式是以燃燒加熱為主,少量用于制氣原料,具有較強的節約和替代潛力。同時,我國煤炭資源比較豐富,很多大型煤礦生產能力未充分發揮。從我國石油供需情況看,工業用油占石油消費量的一半,其中燃料油又占工業用油的35%,因此,我國減少工業用油的重點將放在燃料油替代方面,是緩解我國石油消費過快增長的有效途徑。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我國燃料油消費主要是用作燒油,主要集中在發電、交通運輸、冶金、化工、輕工等行業。其中電力行業的用量最大,占消費總量的32%;其次是石化行業,主要用于化肥原料和石化企業的燃料,占消費總量的25%;第三是交通運輸行業,主要是船舶燃料,占消費總量的22%;近年來需求增加最多的是建材和輕工行業(包括平板玻璃、玻璃器皿、建筑及生活陶瓷等制造企業),占消費總量的14%;鋼鐵部門的燃料油消費占全部消費量的比例為7%左右
各行業燃料油的主要用途如下:
電力行業的燃料油消費主要用于兩個方面:一是燃油發電、供熱機組,二是燃煤機組的點火、助燃和穩燃用油。雖然整個電力行業中燃油機組裝機容量只有1700萬千瓦,僅占整個裝機容量的5.7%,但卻消耗了32%的燃料油消費量。
石油化工行業的燃料油使用主要為自備電廠的發電、油田生活采暖、煉油廠生產工藝用熱、化肥廠生產用原料和燃料以及其他化工生產。
建材行業消耗的燃料油主要用于平板玻璃和建筑衛生陶瓷的生產,隨著產品質量要求的提高,一部分高檔產品生產將會逐步轉向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為燃料。
鋼鐵行業消費的燃料油主要用于加熱爐、自備電廠發電供熱和耐火材料等方面。
化工行業耗油主要用于化肥、炭黑、原油加工和化學品生產供熱。
我國燃料油的主要消費地區集中在華南、華東地區,占全國消費總量的71%左右。另外,東北占14%、華北占10%、華中占5%。華南主要集中在廣東省,占該地區消費量的80%。華東主要是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占該地區消費量的72%。